不能忍!浙江小伙加了妹妹班級微信群,第2天就看不下去了…
來源:浙江之聲
如今家里有娃上學,那么微信列表里必定躺著一個家長群。
微信普及,方便了家長與老師的及時溝通。可有時候,家長群的畫風讓人只想打開「屏蔽」按鈕……
高中班主任群里輪流被@
小伙看不下去了
前兩天高中開學,杭州一小伙新加了個家長群。短短一天的群聊記錄,就讓他感慨萬分……
微信群聊截圖
▼
「這屆家長好難帶」
事無大小,動不動就@班主任老師,讓同為家長的小伙看了都替老師覺得累……
「孩子們不像幼兒園小朋友,家長卻像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?!剐』镞@樣說。
網(wǎng)友:不利于孩子成長
增加老師負擔
高中階段,離家住校,正是培養(yǎng)和檢驗孩子自理能力的時候,可有些家長的做法還是把孩子當做小寶寶。
這也讓不少人忍不住吐槽兩個字:矯情!
有網(wǎng)友認為,家長這樣的做法不僅不利于孩子成長,同時還增加了老師的負擔:
如今剛開學,家長疑問較多也可以理解。
需要注意的是:高中不比幼兒園小學,課業(yè)繁重,班主任更是辛苦,平時難有精力一一回復家長的各種問題。
不過多打擾,就是對老師教學的支持。
家長群里面最惹人討厭的家長
你是這種家長嗎?
隨著社交軟件的普及,許多幼兒園為了和家長溝通方便,都會以班級為單位拉群聊,主要的目的是老師和家長溝通交流,或者是有消息可以及時在群里面告知。
在群里,偶爾會有一些討人厭的家長,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
1
胡亂在群里面發(fā)視頻笑話
家長在群里面發(fā)一些無關的視頻,笑話的文字,不厭其煩的發(fā)。作為幼兒園的家長群,大家一般不會屏蔽處理,為的是及時收到其他家長的反饋和一些通知。
但一打開看到的是這些東西,有點欲哭無淚的感覺。后來還是老師在里面發(fā)了一個公告,讓這位家長以后不要在家長群里面發(fā)這些無關的東西才止住。
2
拍馬屁型
剛進群就在里面發(fā)一些,贊美老師的話語,不停的發(fā),每天如是不勝其煩。
發(fā)那么多贊揚老師的話,那么其他家長是不是也要跟風發(fā)一些,什么感謝老師啊,老師特別偉大,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等等。
話是都對,但一旦拍馬屁成了一種風氣,會讓很多不善言辭的家長顯得很難堪。
3
不停詢問老師小朋友的情況
很多家長很擔心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情況,所以就出現(xiàn)了有家長在群里面,不停的問老師小朋友的情況。
比如“某某某老師,某某某小朋友還在哭沒有啊”“某某某小朋友今天乖不乖啊”“某某某小朋友吃飯吃了多少啊”“睡午覺是幾點到幾點啊”等等,甚至不停的詢問老師“發(fā)一些小朋友的照片視頻出來給我們看看”。
其實這種擔心的心情可以理解的,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,離教室近一點聽到的全部是哭聲。老師要不停的安慰哭泣的小朋友。
大部分幼兒班,一個班級二十多個小朋友,三個老師已經(jīng)是手忙腳亂的,不可能隨時給你拍照片或者視頻。
老師會適當?shù)脑诩议L群里面發(fā)一些照片或是視頻,目的是讓家長安心。所以就不要不停的詢問老師孩子的情況,遇到這樣的家長老師也很無奈。
4
奶奶爺爺外公外婆齊上陣
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在群里面,有的只是媽媽或者爸爸在里面。有一天突然發(fā)現(xiàn)某某某奶奶、某某某爺爺也在群里,甚至奶奶爺爺外公外婆都在,一個小朋友就6個家長在。
奶奶外婆不停地問老師“某某某昨天拉粑粑沒有啊”“一連兩天沒有拉粑粑了”。當再問老師某某某拉粑粑的時候,老師干脆當沒有看見,直接不回信息了。老師也應該覺得很無語的吧。
小朋友要適應新環(huán)境,前期都是有一個過程的,所以孩子家長,都應該帶著一個平常心,不要過分的擔心孩子,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,肯定可以帶好小朋友。這樣大家都會輕松很多。
另外
本周是開學第一周
孩子們不適應,其實家長也不適應
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在經(jīng)歷“分離焦慮”
這幾天,小編刷朋友圈,經(jīng)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實況轉(zhuǎn)播:
看到幼兒園被小朋友的淚水淹沒,廣大觀影群眾可能覺得還挺逗,但幼兒園小班老師絕對不這么想——一邊要安撫不適應新環(huán)境哭鬧的孩子,一邊還要帶全班做游戲,實在太難了!
記者四處轉(zhuǎn)悠的時候,還發(fā)現(xiàn)了幾名不放心娃的家長,在教室門口悄悄張望。
“其實并不建議家長留在園里,我們希望家長能夠‘溫柔地堅持’,不要孩子一哭鬧就不把孩子送入幼兒園,送到以后就果斷離開,孩子本來就有焦慮情緒,看到家長在外面,哭鬧往往會更厲害。”杭州五星幼兒園的教研組組長陳穎說。
該幼兒園的俞老師告訴記者,剛?cè)雸@的孩子分離焦慮最明顯,一般會有1~2周的哭鬧期,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。一般二胎家庭的孩子,身邊會圍繞很多不同的人帶娃,這樣對陌生環(huán)境的適應能力會比較好,剛進入托班時哭鬧并不明顯。但如果家里只有一個孩子,家里父母和老人全都圍著一個孩子轉(zhuǎn),小朋友就會比較怕生,可能哭鬧的程度會更高,適應期也更長。
據(jù)幼兒園老師們總結(jié),現(xiàn)在一個班里哭鬧的孩子在2到4人之間。和女孩相比,男孩的哭鬧更嚴重些。而且孩子們的哭鬧是有規(guī)律的,早上剛剛和家長分開,以及中午吃飯的時間段是哭鬧的高潮,其余的時間孩子會比較聽話。
“雖然哭鬧的孩子男女都有,但是感覺上男孩哭得要比女孩厲害,而且更難哄。”杭州市星辰幼兒園的莊老師說,因為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(huán)境,獨自來到新環(huán)境容易產(chǎn)生的分離焦慮,而且,平常在家里沒有規(guī)矩,吃飯要媽媽喂,睡覺要媽媽哄,到了幼兒園忽然有了規(guī)矩,吃飯、睡覺沒有人能夠幫助自己,一下子就不適應了,這時他們只能用哭來表達。
“我們班全職媽媽帶的孩子不太會分離焦慮,如果是祖輩帶的孩子可能因為寵愛會有些難以適應。”莊老師說。
對此,杭州澎博幼兒園的陳老師也有同感。“現(xiàn)在很多家長文化程度高,有意識讓孩子在假期體驗集體生活,會刻意培養(yǎng)孩子的獨立性,讓孩子不要過分依賴父母,這樣的孩子的適應能力會強一些。”澎博幼兒園的陳老師說,她感覺近幾年孩子的哭鬧的現(xiàn)象要比以前好很多。
在杭州袁浦幼兒園劉老師看來,孩子剛進幼兒園因為分離焦慮哭鬧是正常的,但是老師必須及時采取合適的方法緩解孩子的焦慮,否則就會影響其他沒有焦慮的孩子。“前些年有一個班,因為有孩子哭了,老師哄不住,緊接著就是整個班都眼淚汪汪的,要哭了。”劉老師說,因為孩子哭鬧會相互影響,如果哭鬧的孩子超過6個,可能會引起全班一起哭的現(xiàn)象。
所以,現(xiàn)在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師會把哭鬧的孩子抱到專用教室去,等孩子情緒緩解了再帶回教室。據(jù)劉老師介紹,除此之外,為了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,許多幼兒園還會在開學初都會安排幾天的“親子活動課”,讓家長陪著孩子來幼兒園,等孩子熟悉環(huán)境后再讓孩子獨立來園。“當然專業(yè)的小班老師早已經(jīng)練就十八般‘哄’藝,隨時隨地變出哄娃小道具,隨時隨刻給個暖心的擁抱。”劉老師笑著說。
五星幼兒園的陳老師還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很有趣的現(xiàn)象——小朋友對誰的心理依戀強,哭鬧時提到的次數(shù)也會多,“一般孩子剛?cè)雸@哭著喊最多的,其實是要外婆,其次就是要媽媽、要奶奶,二胎家庭的還會喊著要哥哥姐姐,還有的是要家里的阿姨,但我沒聽到有孩子喊過要爸爸。”
“相比往年,近幾年的孩子開學哭鬧情況好很多了,以前整個月的托班里都是哭聲不斷,現(xiàn)在緩解了很多,一方面是學校會提前和家長對接溝通,了解孩子的性格,家長也會給孩子‘打預防針’;另一方面,家長帶孩子接觸外界事物也比以前更豐富,會讓孩子更開朗,適應能力也會變強。”陳老師分析,“但這些只能說是緩解了分離焦慮,而不是說消除焦慮,孩子對家人肯定有很強的依戀,但家長可以盡量配合學校,參加親子活動,要克服孩子的分離焦慮,父母也首先要克服焦慮。”
“異常焦急”的家長
你中槍了嗎?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